kechixufazhan3-951.jpg kechixufazhanph1-381.jpg

Responsible Action

从蒸笼厂房到数智绿洲

2025-10-22
Share

01.png

在上海青浦区华青路的上药杏灵智能工厂里,提取车间主任王金峰轻轻点击屏幕,2000公里外的银杏叶种植基地实时画面跃然眼前。六年前,他还在老厂房的“蒸笼车间”里挥汗如雨。现在,银杏叶原药材和成品仓库温度控制在10℃到30℃之间,通过指尖操作便可监控整个智能工厂运行状态。这翻天覆地的变化,是上药杏灵通过建设绿色智能工厂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缩影。

蒸笼厂房的坚守与期盼

2024年夏天,上海的高温预警频发,王金峰总会想起过去在老厂房的日子。以前老厂房就像个大蒸笼,车间里体感温度至少四十度以上,鼓风机吹出的风都是烫的,根本降不了温。但高温还不是可怕的,台风一来,暴雨倾盆,仓库就容易倒灌,好几次大家半夜都得赶到厂里抢险,又急又累。尽管环境艰苦,王金峰和同事们坚守岗位,心中却始终期待着能有改变的那一天

转机出现在2019年。随着上实集团战略决策部署的推进和落地,“老蒸笼”开始了“厂房革命”。

02.jpg

破茧新生的智能跃迁

通过三年基建建设、三年攻坚行动,引进智能制造装备、过程分析技术、人工智能决策等先进技术,这座占地面积64.72亩,建筑面积4.9万平方米,总投资6亿元的自动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智能工厂拔地而起。如今的智能工厂,借助数字精益平台,坐在质检楼中控室就能控制上药杏灵智能工厂的9大主要信息化系统,实时跨省监管银杏叶GAP基地种植采收情况,纵观提取车间、QC实验室、仓库、BMS能源管理中心、污水站等5个主要生产场所,全厂500多个视频监控点位尽在掌握。“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,现在动动手指就能掌握全局,太不可思议了。”王金峰的眼中闪烁着兴奋和自豪。

03.jpg

数智赋能的绿色共赢

智能化转型不但革新了工作模式,更驱动了生产效能和环境质量的双重提升。不仅达纲产能较老厂扩大四倍,而且通过环保治理工艺升级与改造,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能级提升,结合能源监控系统,探索出一条减污降碳、绿色环保的生产发展之路。

新厂区采用自动化BMS智慧能源管理,集中监控和管理建筑内所有设备系统,实现能源的高效使用。2024年,公司工业产值同比增加5.94%,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3.9%,年度节约电费近百万元,降本增效成果显著。环保工艺升级同样成效斐然:人工麝香原料药生产固废与废气排放量降低,有机溶剂末端回收量平均每批次增加250L;银杏酮酯生产废水污染物排放量在行业排放标准基础上再降低30%。“看到这些数据,我真的很开心,我们的努力不仅让公司发展得更好,还为环保出了一份力。”王金峰说道。

从挥汗如雨的“蒸笼厂房”,到指尖轻触掌控全局的“数智绿洲”,上药杏灵的蜕变印证了上实集团的ESG哲学:真正的转型升级,始于对“人”的深切关怀,成于技术赋能破解痛点,终于效益与生态共生共荣。